笔锋山位于安贤县东南方向,地势不高,周围矮山连绵,无甚奇观,平凡朴实,山民安居,民风淳朴。更多小说 ltxs520.com
变化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笔锋山一带,勘测到大量煤矿资源,其蕴含财富,让所有人如见血财狼,无论是国有煤矿公司,还是私人煤矿主,都在此挖掘矿洞。
整整三十多年,此地承担了安贤县百分之四十的煤矿产量,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矿主,都从这里吃得盆满鼎满,肥的流油,而煤矿产业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不过,煤矿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疯狂挖掘的后果,显然给当地环境,带来不可扭转的灾难。
除了煤矿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之外,谁也不知道,在笔锋山周围,底下到底有多少条矿洞。在利益熏心下,许多无证经营的小矿主,早就将这一带挖得千疮百孔。
见于新闻报道的地面天坑事件,每年时有发生。
如果说三十年前,居民生活的地方,还是环境清宁山青水绿的世外村庄,那么如今此地早已不适合人们居住,特别是一些底下矿洞极为复杂的地区,只能采取将地面居民迁移他处的策略。
至于不愿或者没有迁走的当地人,在离开煤矿,回到田地之后,欲哭无泪地发现,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早已不适合种植。
西晋第一煤矿的西沟矿洞,在东头村西面,这也是这一带煤矿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因为是国家管理,环境比其他地方略好,但是十年之前,这个矿井的资源完全枯竭,矿洞封闭,尘封至今。
东头村在煤矿业繁荣时,举村以煤为生,收入远胜务农,但随着矿洞封闭,村中居民,只能远赴他乡,继续出卖劳力为生。
如今村中现状,和华国目前许多农村一边,无青壮劳力,只有老弱妇孺。
李立辉是东头村罕见的青壮,年过四十,和媳妇在家守着几亩薄地,种玉米和土豆,偶尔到县城里寻找打零工的机会,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不过他老父母不良于行,所以他们也无法脱身离开,到异地打工赚钱。
这天他运气不错,刚在安贤县的闲散零工聚集的老桥头蹲下,就碰到有人来招工。
他直接和西晋第一煤矿集团签订了劳动雇佣合同,以前难以想象的职工医保社保,以及每个月超过四千多的工资,让他的生活掀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呼吸泡泡种植基地第一批老员工。
他的老婆,也被西晋第一煤矿集团雇佣,专门负责在已经建设好的种植洞里,一种名叫呼吸泡泡的神奇植物的种植和采集工作,工资也很不错。
对他们来说,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一份并不累人的工作,简直就是祖上积德烧高香了。夫妻两人每个月收入合起来,不算五险一金,都有将近七千元,可比耕种土地,累死累活,一年也赚不了几千块钱的日子强多了。
甚至比起十年前,提心吊胆,下井挖煤的时候,也舒心多了。那时候虽然挖煤工资更高,但是工作环境恶劣危险。现在这种植洞里,光线明亮,通风透气,虽然也是地底,但和那时候截然不同。
李立辉是一个没有很多想法的人,这样的日子,能攒下一笔丰厚的养老钱,能给老房子翻个新加两层楼,能让老父母治得了病,能供得起娃儿上大学,他心里已经知足透了。
随着东头村西沟废弃老矿洞里的工程越来越大,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多,村子里出去打工的村民,也风闻消息,赶回老家。颓败的老村子,因为这个矿洞的新工程,变得兴荣热闹,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东头村煤矿产业最发达的时候。
不仅种植洞中需要人手,西晋第一煤矿集团,还在东头村村外的一处空地上,建起了包装加工这种气泡的工厂。
从种植洞中采集的气泡,直接运送到这个工厂,在流水线上,被机器加工成像药片一样,用透明塑料和铝箔底板,泡罩包装成一板一板,再进行精美的外包装,往外出售。
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
利用废弃矿井种植呼吸泡泡,不仅让东头村焕发新的生机,而且给整个经济陷入死寂的安贤县注入强心针。安贤县的执政者,几乎可以用欣喜若狂,欢欣鼓舞,弹冠相庆的姿态,举双手双脚,竭尽所能,维护呼吸泡泡种植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