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卫王府与朝廷之间随时可能开战,张俊的军队几乎肯定会被卷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让根本打不来仗的田师中带兵,等于是让张俊的十万大军去送死,他这人纵有诸多恶习,却是一向很护犊子的,这样做太不正常了!
以赵旉看来,如果张俊真的不能理事,在战云密布的当下,他应该让久历戎行的老将张宗颜暂时代替自己。龙腾小说 ltxs520.com张宗颜虽然算不上名将,但毕竟战争经验丰富,而且敢打敢拼,总比田师中那个废柴强得多,而且他与张俊是情若兄弟,张俊对他的信任可不是田师中这个小字辈可以比拟的;另外,如果只考虑军事因素,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与大将杨沂中齐名的赵密,此人虽说人品不佳,但与张俊倒是一直臭味相投,而他的军事才能应该还在杨沂中之上
然而张俊选择的却是废柴田师中,这只能说明一点,这厮根本就是在装病,目的嘛,估计是怕站队错误而祸及全家吧。毕竟张俊如今家大业大,昔日敢于赌命的他如今行事已经谨慎了很多,不过从他让侄子来见赵旉,而他自己则装病避战这一细节来看,张俊应该还是更加看好赵旉这一方。不过要想张俊这只老狐狸彻底转向,卫军必须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才行,而到了那个时候,张俊就算投效,也不过如同放屁添风而已。
不过,赵旉虽然在心里将张俊那个老狐狸骂了个狗血喷头,但就算胜利以后,他也不好将其真的怎么样。因为张子盖带来的不但有几千精锐的士卒,还有总价值超过三百万两银子的巨款,这厮居然说是他从叔父那里骗来的,骗鬼啊!张俊其人狡诈如狐,放眼天下也是数一数二的,从来都只有他骗别人,哪里是张子盖这个雏儿能够瞒骗得了的?而张俊不久又“愤怒”地将张子盖从族谱中除名,以坐实他的谎话,同时也与侄子撇清关系,以避免朝廷的那些文臣借机对自己开刀
赵旉自然知道这些全是假的,但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就冲着那笔白给的巨款,他以后也下不去那个手。那么不要那三百万两银子?这笔巨款拿了又不犯法,不要才真是傻子呢!何况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等于逼着张俊与自己为敌,无论从那方面看都是不明智的,好歹也是十万人哪,就算不能完全争取过来,让其保持中立,也是很有必要的
像张俊这样与卫军暗通款曲的还有不少官吏和将领,其中甚至有几个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而最令人惊讶的则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秦桧居然也在其中。不过细想一下也很正常,此人从来没有什么集体观念(注1),一切都以其自身为重,而以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估测出卫军的真正实力,并不是一件太过困难的事,主动卖好投靠也就没什么稀奇了。
秦桧虽然不像张俊那样富可敌国,但这些年里也着实捞到了不少,五六十万两银子的馈赠还是能拿出来的。不过,与这些真金白银相比,秦桧暗中透露的一些情报更是价值巨大,毕竟虽然被其陷害过而深恨秦桧的张浚重新拜相,但秦桧依然靠着他的八面玲珑保住了副相之位(注2),对大宋朝廷的机要自然是了若指掌。更何况秦桧在北宋某年曾长期把持御史台、主管督查,后来虽起起伏伏,手中的实权却一直不小,早就建立起了极广的人脉,因此他所知道的秘辛远比一般的朝臣要多得多,甚至连同样交游广泛而且目前官位更高的张浚也无法与其相比。
赵旉深知情报的重要性,自然对其颇为重视,在和内卫目前掌握的部分情报进行印证之后,赵旉终于确信秦桧并没有玩什么花花肠子。但这样一来赵旉反倒为难起来,因为他突然发现,站在他这一边的居然大多不是什么好鸟,而有骨气的那些人却几乎全都站在朝廷一边,应该说根本就是那些人主导着朝廷与自己为敌。在为自己无意中成了大反派而自嘲的同时,赵旉更头痛的是将来胜利以后如何处理那些硬骨头
按照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常见的做法,这些人中不肯屈服的肯定是应该统统“咔嚓”的,而且最好连亲人朋友师生一起扫光,以免留下后患。可赵旉想到这里却只觉得手心发凉,他终于明白为何中国人从战国以后便越来越没有骨气了
“因为每次交战(特别是争夺天下的大规模战乱)之后,都是有骨气的人死得不剩几个,软骨头却因为擅于见风使舵的缘故,而常常能幸存下来,所以才有了那句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赵旉在心中苦笑道,“虽说人品不会遗传,可这一斩草除根的传统形成之后,每次倒霉的都是硬骨头,老百姓们又不是傻子,自然很少有人原意当这样的冤大头,于是就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英雄’们越是斩草除根,国人就越是贪生怕死,而国人越是贪生怕死,那些所谓的‘英雄’就越是肆无忌惮地斩草除根,因为他们本就不用像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小国的君主们那样担心引起众怒,而被邻国所乘,老百姓之中若再没几个敢于出头反抗暴政的,他们就根本没什么好怕的了”
“我胜利后就算将那些顽固不化的老东西都杀了,也没人可以阻止我,但这一恶性循环就仍将继续下去。而换做囚禁的话,只不过是程度上有些差异,最终那个循环还是会继续进行下去。虽然我带来了科技的种子和较为先进的军事制度,令大宋短期内可以雄起一下,但若这个病根不去,日后的政府还是会走上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压迫的老路上去,我迄今为止所做的努力不过就是争取到一个死缓而已。”,赵旉不由眉头微蹙。
注1:有人以史书记载中秦桧恳求粘罕立赵氏皇族为帝一事为证据,说秦桧原本也是一个坚忍不屈之士,只是被金人掳到北方后受尽折磨,才变成了后来那副德性。但笔者却有存疑,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秦桧当时的做法,看似危险,却反而是对其最为有利的选择,远比作为伪臣留在残破的开封要有前途得多。
因为当时投降金军的宋臣实在太多,秦桧就算随大流,最多也不过得几个没用的虚衔而已,却反而染上一辈子也洗不掉的污名,实在是很不划算。对秦桧这种功名之心极重的人来说,与其身败名裂地苟活下去(再说也未必就能苟活下去,当时金人并没有决定入主中原,若大宋东山再起,那些降臣可都没有好果子吃。),不如冒险一搏以求名利。
秦桧当时的做法不但卖好于有可能重续国祚的赵宋皇室,同时还引起了金军高层的注意,而能有机会表现出他的才能。对秦桧来说,就算最后还是不得不当汉奸,也得做个只对金国高层权势人物俯首贴耳的大汉奸,而不是继续与那些以前的废物同僚们为伍,连金军的小兵都可以随意欺辱。再说了,以秦桧的聪明才智与铁齿铜牙,把握好言辞的分寸,不致于令金人一下子就将自己砍了,应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注2:其实也有大敌当前,士大夫们普遍不敢内斗的原因,这与宋金交战时的情况有所不同。金人是大宋的敌人,却未必是士大夫阶层的敌人,所以当时这些人依然内斗不止,但赵旉却很显然是整个阶层的敌人,就算他们再怎么喜欢党争,此时也不得不团结起来了。当然了,无论哪个阶层,无论什么时候,不顾大局的个人或小团体总是有的